2010年2月9日 星期二

小漁村也有大生機

自己一個人出門比較能和當地人深入互動。」15 歲,今年暑假才要從中山大學附中畢業的陳孟歆,6 月11 日這天,一個人背起行囊,展開壯遊台灣,第一站來到雲林台西。
出發前幾天,報紙大篇幅報導台塑六輕致癌風險的新聞,引起陳孟歆的注意,雲林正是她此次欲拜訪的地點,因此她仔細地讀了新聞,打算趁這趟旅行,把這個問題了解清楚。上午剛抵達台西,陳孟歆就跟著主辦單位「雲林縣淺海養殖協會」展開緊湊的行程,參觀完五港村的寺廟安西府,下午隨即出海參觀台西當地最主要的經濟產業蚵(牡蠣)田。
在這個台灣島上最西邊的傳統小漁村,只要一抬頭,很難不注意到那座擁有42 支大煙囪的台塑六輕廠,和沿海的蚵棚形成不協調的衝突景觀,也難怪當地居民要稱這座填海造陸而成的人造工業島為「惡魔島」。
雲林縣淺海養殖協會理事長林進郎指出,自從台塑六輕工業進駐後,它排放的廢氣、汙水,在不同季節,隨著季風或洋流,如何影響當地居民的生活。
「環境議題我本來只注意全球暖化,沒想到環境汙染對居民的健康有這麼嚴重的影響。」陳孟歆說。
來自高雄的陳孟歆,家裡旁邊就是台電大林廠,之前該廠要擴建燃煤機組,也引起當地居民的抗爭,她印象中,電廠門口總是有人在拉白布條,但她從沒有特地去了解那些人是為了什麼事。來到雲林台西,聽著當地居民談論著不遠處的台塑六輕廠,讓她想起自己家附近的抗爭畫面。
不過,儘管如龐然大物的台塑六輕廠顯得怵目驚心,但陳孟歆這趟壯遊漁村體驗的第一課,卻是在她使用廁所的那一刻,「這裡的廁所沒有沖水設備。」生活在都市的孩子,很難想像在台灣還有不使用抽水馬桶的地方,這和去年暑假她到泰北志工旅行時一樣的體驗,「台西和泰北一樣,都是資源匱乏的地區。」壯遊第一天的行程還沒結束,陳孟歆深刻感受到漁村生活的辛苦。
蚵田為重要經濟產業
在台西,隨處可見蚵農在自家門口綁蚵條,10 個牡蠣殼綁成一串,一條工錢才1 元,一天最多串個200 多條。串好的蚵條,蚵農要駕著竹筏將它放到海裡去,海中的蚵苗就會附著到牡蠣殼上;台西外海上百公頃的蚵田,是台灣最重要的牡蠣養殖區,也是蚵苗最大的產銷地。
陳孟歆兩隻手不太熟練地跟著蚵農學串蚵條,「這工作勞動時間長,實際獲利卻很少,但他們卻不會想離開,堅持要繼續做。」年輕的眼睛看到了蚵農對於自己本業的堅持。
來到這個中部小漁村,生活體驗豐富了感性知覺,而海邊的生態觀察,更是一趟收穫滿滿的知性之旅。
位在台西五條港邊、荒廢十幾年的海園觀光園區,原本是民國75 年和宜蘭冬山河一起啟動的海埔新生地開發計畫,在雲林縣政府投下2、3 億元後,卻因為設計的失誤,每逢海水漲潮總要淹沒,以致所有設施都不能使用。「這是大海要把地給討回去的結果。」五港社區總幹事邱千芳一語點出人為過度開發,遭大自然反撲的必然結果。
兼具感性與知性體驗
如今這座占地上百公頃的海邊公園,已經被數以千計的招潮蟹、彈塗魚、海蟑螂等潮間帶動物據以為家;另外,還有白鷺鷥、蒼鷺、暗光鳥、行鳥等多種候鳥在此駐足;以及各種仙人掌、水筆仔、草藥、野菜......植物,孕育成一片珍貴的潮間帶與濕地生態區。 雲林台西,就是這麼一個生命力旺盛的地方,僅管現代資本企業一步步入侵,它仍保有最淳樸的漁村傳統;僅管海岸線因人為造陸而扭曲,它依然擁有涵養生命的能力。
傍晚時分,海園觀光園區因棄置的設施而顯得荒涼,但走進一看,在這全台最西邊的夕陽照映下,招潮蟹家族正在退了潮的泥灘地上享用牠們的晚餐,偶爾一群白鷺鷥飛起轉換覓食陣地,盎然生機正在上演。
(from:30雜誌 2009年7月號 P.122 作者:唐羽)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