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5月19日 星期六

海岸線倒退 台西鄉養蚵產量銳減


海岸線倒退 台西鄉養蚵產量銳減

記者王威雄雲林報導  公共電視 – 2012年5月17日 下午8:00

雲林縣台西鄉是台灣牡蠣的主要產地之一,但最近受到沿海的海岸線倒退,造成潮間帶流失讓原本懸吊在水面上的蚵串,退潮時竟被埋入沙,就有當地的蚵農說,產量因此損失兩成以上,未來放養的牡蠣也將逐年銳減,最主要原因就是,工業區開發抽砂造地,讓以往屏障的沙洲消失,海浪將直接衝擊堤防,才讓海岸線持續倒退。
雲林縣台西鄉的沿海地區,一直是台灣出產牡蠣的生產地之一,過去在雲林沿海放養牡蠣高達兩千三百多公頃,但最近這項傳統產業卻飽受威脅,因為沿海的海岸線持續在倒退,造成潮間帶流失,許多蚵田受到潮汐作用影響,出現被沙子掩埋的現象愈來愈嚴重。
==雲林沿海養殖協會理事長 林進郎==
這個預定地本來是要給台塑煉鋼的部分
因為不當的抽砂造陸,造成海岸線的倒退
以目前來說 這沿海地區,差不多損失將近一百五十公頃的養殖區
雲林沿海養殖協會表示,過去外海有一道沙洲屏障,不但可緩衝海浪力道,也保護蚵田的牡蠣,讓牡蠣可以穩定生長,但這幾年因為沿海的工業開發抽砂造地,造成沙洲流失,讓在地蚵農放養面積逐年銳減。
==雲林蚵農==
不管是放養牡蠣 還是文蛤,都有多少影響到
以前如果是我們在放養,差不多五月就可以有收成,現在最快要等到六月底,差一個多月
牡蠣品質也不太好,差以前差很多,也都準備不想做了
為了要增加產量,有一些蚵農將海外放養的牡蠣,移到內陸試驗養殖,但因為牡蠣養殖是要靠純海水環境養殖,還須配合潮汐變化才能生長,條件難以控制,而且內陸養殖成本至少比沿海養殖高出一倍,到時巿場接受度也是一項問題,蚵農希望相關單位可以重視他們的生計問題。


〔自由時報記者陳燦坤、林國賢/台西報導〕


雲林沿海海岸線倒退造成潮間帶流失,蚵田受潮汐作用被沙子掩埋的現象愈來愈嚴重,適合放養牡蠣的沙灘剩不到一成,台灣永續聯盟秘書長張恒嘉認為,禍首來自突堤效應與沙源短缺,少數漁民雖嚐試內陸養殖,但成本偏高,巿場恐難接受。

沙洲流失 海岸線退縮
縣府農業處表示,縣府目前還沒有海岸線退縮的相關數據,但正積極注意海岸線環境變化情況;由於牡蠣養殖是純海水養殖,且還須配合潮汐變化,條件限制嚴苛,必須先建構完善的海水供應系統,內陸養殖現階段還未成熟,除非極靠近海的區域,否則並不容易,但若蚵農有此構想,可以討論研究。
雲林台西是台灣蚵苗主要供應地之一,這項古老產業最近卻面臨極大危機,原本懸吊在水面上的蚵串,退潮竟被埋入沙裏,漁民丁宗銘直言是海岸線倒退的後果。
丁宗銘指出,過去外海有一道沙洲屏障,不僅可緩衝海浪力道,也保護蚵田的牡蠣可以安穩成長,這幾年沙洲流失,海浪長驅直入,漲潮時潮間帶沙子往岸上推積,退潮又將底層露出的沙石帶走,造成蚵田被埋沒。
漁民丁健家指出,與濱海工業區未開發前相較,現在適合放養牡蠣沙灘剩不到一成;漁民吳奇昆表示,現在幾乎貼近堤防養殖。
張恒嘉認為,集集攔河堰阻絕了雲林沿岸絕大多數沙源,工業區開發產生突堤效應則是另一個元凶,一旦屏障的沙洲消失,海浪將直接衝擊堤防,防汛可能亮紅燈。
丁宗銘透露已有漁民未雨綢繆,試驗內陸養殖,但吳奇昆認為這需要膽量與資金,內陸養殖成本至少高於淺海養殖一倍,巿場能否接受問題很大,相關單位是該思考輔導就業;丁健家更指出內陸養殖無法掌握因素太多,舉凡今年牡蠣天敵︱水蛭不明原因大增,若貿然放養勢必血本無歸。


沒有留言: